在NBA隊徽系列寫到第26篇的時候,我遇到了一個新情況。開篇照例要介紹本篇主角的前世今生,以往的球隊簡單一點描述“于某某年成立于某地”即可,可湖人隊偏偏不適用,因為要說清楚他們,還要從另一支球隊說起。
鮮為人知的底特律歲月
話說如今的NBA,于1949年8月由美國籃球協(xié)會(BAA)和國家籃球聯(lián)盟(NBL)這兩個聯(lián)盟合并而成,前者成立于1946年,后者成立于1935年。NBA后來采用了BAA的歷史,所以當我們查詢一些在合并前屬于NBL聯(lián)盟的球隊的“NBA”歷史成績時,最早只能查到1949-50賽季的成績。在后來的六、七十年代,另一個也叫作美國籃球協(xié)會(ABA)的聯(lián)盟也一度搶走NBA的風頭,這說明如果今天有人想效仿“新和聯(lián)勝”成立第二個籃球聯(lián)盟與NBA分庭抗禮,絕對不能說他異想天開。
在BAA成立之后的首個賽季(1946-47),NBL也有一支新軍,叫作底特律寶石(Detroit Gems)。該隊1946年成立,高層核心有兩人:創(chuàng)始人兼老板C·金·博林(C. King Boring)與其商業(yè)伙伴莫里斯·溫斯頓(Maurice Winston)。取名“寶石”可能與后者的珠寶商身份有關。
底特律寶石隊徽:1946-47
寶石隊參加了1946-47賽季的賽事,最終4勝40負聯(lián)盟墊底,還以一波23連敗結束常規(guī)賽。9.09%的勝率不但是NBL歷史最差的單賽季成績,放眼整個NBA歷史也沒有這么爛的。在如今眼看爭冠沒有勝算便不顧吃相爭相擺爛的風潮之下,想要刷新這個成績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雖然這個爛掉底褲的成績不影響球隊繼續(xù)參加下一賽季,但場均300人的觀眾數(shù)讓老板們只想盡快將球隊脫手。
由盛而衰的明尼阿波利斯王朝
來自明尼阿波利斯的商人本·伯杰(Ben Berger)和莫里斯·查爾芬(Morris Chalfen)在體育記者席德·哈特曼(Sid Hartman)的牽線搭橋下,用1.5萬美元完成了對寶石隊的收購,并將其遷移到明尼阿波利斯,更名“湖人”(Lakers)。有一種說法是當本·伯杰和查爾芬找到C·金·博林洽談收購時,能買到的只有器材,因為球員們早就各奔東西了。因此對于這支在底特律毫無人氣且名存實亡的新軍,搬家到新城市重新開始可能是它最好的歸宿。
按照當今某些NBA歷史學的觀點,湖人隊完全有理由摒棄底特律這一段不堪的歷史,大家各行各路,就把寶石隊當作一支解散的歷史球隊好了。但在很多史料中,“底特律寶石”永遠是湖人隊的前身。在一篇看起來像是以湖人的視角紀念莫里斯·查爾芬的文章中,毫不掩飾對寶石隊以及C·金·博林的感激之情。
“湖人”的名字,取自明尼蘇達州“萬湖之地”的稱號,有地圖為證:
明尼蘇達州地圖,紅色區(qū)域內(nèi)淺藍色斑點即為湖泊
寶石隊固然成績慘淡,沒有什么即戰(zhàn)力留給湖人,但他們墊底的成績以及空殼子的現(xiàn)狀讓湖人得到了PBLA(美國職業(yè)籃球聯(lián)盟)解散選秀的狀元簽。湖人用它選中了第一代巨星中鋒喬治·麥肯(George Mikan)。再加上后來成為名帥的約翰·昆德拉(John Kundla)和一干明尼蘇達大學舊將,湖人隊第一個賽季竟奪得了NBL的總冠軍,可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。
1948-49賽季,湖人隊轉投BAA,仍然一發(fā)不可收拾,至1954年,6年內(nèi)拿下了5座總冠軍,算上NBL則是7年6冠,成為NBA史上第一支王朝球隊。
NBA首位超級巨星George Mikan(1924.06.18~2005.06.01,99號,1947~1956效力于湖人)
隨著麥肯的老衰和退役,湖人隊在50年代中后期步入低谷。雖然仍然是季后賽常客,但常規(guī)賽勝率經(jīng)常不足50%的他們很難有競爭力。球隊也經(jīng)歷了易主(1957)和搬遷(1960)。
和其他因為被異地老板接手而搬遷的情況不同,湖人隊西遷洛杉磯并非緣于老板的屬地。新老板鮑勃·肖特(Bob Short)是明尼阿波利斯財團的代表,1957年為了將湖人留在明尼蘇達,他還以比對手高出5萬美元(33%)的高價擊退了來自圣路易斯和芝加哥的競爭者。但他也未能扭轉湖人在后麥肯時代低上座率的困境。
走進大都市
1958年,MLB的布魯克林道奇隊(Brooklyn Dodgers)西遷洛杉磯并迅速成為票房金礦,肖特看在眼里。在權衡芝加哥與舊金山后,他決定在1960–61賽季前把球隊搬到洛杉磯,使湖人成為NBA第一支西海岸球隊。盡管南加州天然湖泊寥寥,湖人并未改名。至此,湖人終于成為“洛杉磯湖人”(Los Angeles Lakers)。
簡短介紹湖人隊的早期隊史變更:1946年以“底特律寶石”(Detroit Gems)之名成立于底特律,參加了1946-47賽季的NBL。1947年被新的老板收購并遷移至明尼阿波利斯,更名“明尼阿波利斯湖人”(Minneapolis Lakers);1960年,因票房慘淡,遷移至洛杉磯至今。
按照參加NBA(BAA)的時間及首賽季成績算,湖人隊是NBA第14支球隊,在當今30強中位列第5,僅次于勇士、尼克斯、凱爾特人和國王。
明尼阿波利斯時期的隊徽
像很多早期隊徽一樣,湖人的第一版隊徽顯得簡單粗暴。
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隊徽:1947-48~1959-60
上方“MPLS.”乃“Minneapolis”的縮寫,左右各有一顆五角星進行裝飾;黃色籃球背景上的白色區(qū)域為明尼蘇達州地圖輪廓,輪廓內(nèi)黃色五角星的位置表示明尼阿波利斯所在?;@球上密密麻麻形狀各異的斑點,又讓籃球看起來像是地球,這些斑點是否表示明尼蘇達州的萬千湖泊呢?
說到地圖輪廓,看來之前關于民族隊(76人)、網(wǎng)隊、馬刺隊徽中有地圖的“創(chuàng)意之舉”的表述有失偏頗,因為沒有考慮到湖人這一版隊徽。
洛杉磯時期的隊徽:羅生門
在介紹其他球隊的早期歷史時,最苦惱的事情是可靠的資料太少,一些看起來具有可信度的材料往往無法印證,讓人不得不忍痛棄用。
而作為明星球隊,湖人的歷史基本不存在什么“隱私”,包括前文的早期隊史,很輕易在各種網(wǎng)頁中找到高度同質(zhì)化的內(nèi)容。但所謂人紅是非多,當一件事情出現(xiàn)太多的報道時,必定有偏離事實的版本。又因為年代久遠,數(shù)十年后的我們在面對這些眼花繚亂的資料時,難免要陷入羅生門的困境。如同八卦新聞永遠多于凱爾特人一樣,湖人隊徽演變的版本之多比起老對手有過之而無不及。當然,說的是洛杉磯時期。
為了說清楚不同的演變版本,需要一改以往篇次中逐個介紹單個隊徽的模式,而要從不同演變版本的整體來進行比較。經(jīng)過多重對比,排除了一些認為不太靠譜的演變版本之后,剩下三個版本,暫且命名為版本一、二、三。
版本一:
版本二:
版本三:
三個版本的異同如下:
首先來說一說各版本隊徽的差異。
版本A、B、H與其他各版本明顯不同,不必分析;至于B、H的異同,后面再述。
版本D、E、F、G除了圖案中的文字“LOS ANGELES LAKERS”顏色深淺各異,我看不出其他不同。
至于版本C,我一度以為它與E就是一回事,細看之下,其“LAKERS”的字母“L”左側、字母“R”將“S”環(huán)抱住的尾巴左側、字母“S”兩側的描邊,其細線是不連續(xù)的,而其他各版本都是連續(xù)的。
版本B和H顯得很奇怪。在各種資料中,H出現(xiàn)的頻率遠高于B?;诙叱霈F(xiàn)在隊徽史上相近的位置,最初看到H版畫面模糊的樣子,我以為它只是B版本嚴重脫水掉色的“掃描版”;再看之下,二者籃球顏色、文字顏色都截然不同,說二者是有色差的同一版本,過于勉強。結合明尼阿波利斯時期的隊徽,也許H版籃球上顏色不均勻的效果,根本就是刻意為之?
再看三個演變版本的差異。
三個版本都共有的隊徽是D、E、F。
共有的更換隊徽的年份是1975/1976、1999/2001、2023
結合年份覆蓋,雖然具體年代范圍有待進一步確認,但B/H、D、E、F應該是必有的版本。
結語
作為業(yè)余愛好者,在研究湖人隊徽的過程中,我有一種強烈的無力感。各種互相矛盾無法印證的資料大行其道,外文資料無從確證,中文資料則抄字為先,嚴謹性欠奉。
附上一個被我排除、不納入討論的演變版本:
根據(jù)前文,可知上圖中各個隊徽的外圈并不是隊徽的組成部分。然而這樣的話,第二個(1960-1967)版本則只剩下文字裸奔了,這種奇葩的設計見所未見。這還不是我排除它的最主要原因:因為關于2023年更換隊徽的報道已經(jīng)多次出現(xiàn)。
最后,你認為洛杉磯湖人隊徽演變最可能的版本是哪一版?